2022年7月27日,当创新X首发星随着“力箭一号”火箭顺利升空,开启了一种全新的“众筹造星”模式。
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获悉,两年多来,这颗外形酷似蜻蜓的卫星,已完成了44项空间新技术验证,并仍在持续创造惊喜。
7月18日,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组织下,上汽参加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初裁后听证会。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代表明确指出,欧委会在本案初裁中违反WTO规则及欧盟反补贴条例的诸多做法;目前初裁中计算的补贴幅度无法反映中国抽样企业的真实情况;欧委会决定采取临时性征税措施,遭到部分欧盟成员国、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和欧洲主要汽车生产商的强烈反对,严重损害中欧各方利益。
很难想象,“创新X”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研制团队总共只有19人,“85后”“90后”就有13人,其中还有不少刚入职的“小萌新”。团队中大部分是党员,是当之无愧的“中国式现代化奋进者”。
创新X卫星总师张晓峰说,“创新X”意味着创新交叉、创新无极限,从项目遴选、构型设计到人员配置,创新体现在每一个环节。随着“创新X”科学航班计划的发布实施,未来,会帮助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实现航天梦。
随着航天科技、空间科学的快速发展,科研领域希望上天观测、验证的新技术新想法呈井喷式增加,但通过争取国家项目上天的机会却“一票难求”。
2021年初,中国科学院“力箭一号”运载火箭首飞工程立项,基于“经费自筹、共担风险、科学优先、过时不候”的原则,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获得了一个被搭载上天的机会。
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很快立项,开启了一种全新的“众筹”模式,由各参与方自主投入,多个不同类型的载荷“凑”在一颗卫星上进入太空,以获得太空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的机会。
“航班”即将启程,“乘客”们跃跃欲试,上百份申请纷至沓来。经过认真筛选,最终确定搭载46.5nm极紫外太阳成像仪、龙虾眼X射线望远镜等16个新型载荷,涉及天文、量子、遥感、在轨制造等不同领域,参与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、北京大学、同济大学等20多个不同单位。
这颗星不负众望顺利升空,突破了原有的专星专用模式,搭建太空中的“中试平台”也成了众望所归的全新探索。
两年多来,创新X不断创造惊喜,硕果累累。“全球首张宽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天图”“我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”“国际迄今最亮伽马暴”……这座太空“联合实验室”已完成了44项空间新技术验证。部分技术产品已实现推广应用,卫星仍在执行常态化科学观测,持续产出大量科学数据。
“85后”“90后”扎堆,“小萌新”也挑大梁
由卫星创新院研究员张晓峰担任总师的卫星研制团队成员不多,总共也就19人,“85后”“90后”团队骨干扎堆。记者对着这张团队青年成员的表格数了数,13个“85后”中,有9个是“90后”,其中有一半成员是第一次独立承担项目。
为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,团队采用“双责任制”,每个分系统由一位有经验的“师父”负责技术和质量的把关,再由年轻的“徒弟”担任主任设计师主导方案设计和项目推进。
1993年11月出生的徐东晓,星务副主任设计师。彼时,还是一个刚入职两年的“小萌新”。经验还不是很丰富,被委以重任,紧张又兴奋。“还好有师傅帮我排了非常非常非常多的雷。”
徐东晓负责卫星的硬件控制中枢,要汇总和挖掘其他所有分系统的需求,然后用代码的方式去实现它们,“说的没那么硬核的话就是‘码农’”。
创新X需要搭载16个新型载荷,徐东晓需要把载荷的信息汇总并下传到地面。作为“中枢”,需要把大家的通信规范和协议定下来。在与载荷团队对接过程中,他发现,不仅自己缺乏经验,他们也同样缺乏经验。“为了把工作顺利进行下去,我们开了很多轮远程客户培训和答疑,去做出符合他们要求的接口设计、通信设计,通过软件给他们做一个适配,孵化他们。”
在软件测试过程中,总会出现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。每当发生问题,他都会把这些问题的现象、过程、结果整理成“避坑手册”,在内部进行传阅,帮助自己和同事们“避坑”。
创新X的重量为620公斤,研制这种体量的卫星一般需要3到5年的时间。然而,力箭一号“过时不候”,团队最终只用了一年半时间赶上了发射。为了节省时间,每个环节都在努力争分夺秒。
比徐东晓还要“新”的李天童2020年刚入职,2021年就加入了项目组。负责结构设计的她,在师傅的带领下引入了一个新插件,“以往做结构设计时,要先用软件设计一个三维模型,再做成一个二维图给工厂生产,随后出一个二维装配图总装。有了新插件,可以直接做三维图投产、安装,省去了出二维图的流程。仅此一个插件,就为项目组省下了一个月的时间。”
随着项目稳步推进,团队中的年轻人也和这颗“新”星一起快速成长。项目结束时,他们都已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多面手,如今,他们又纷纷进入了新的国家任务当中。即便是徐东晓和李天童这样的“小萌新”,经过淬炼,如今也成长为“老师傅”,带起了“新徒弟”。
开创科学研究新范式,“科学航班”上线
“这颗小卫星的名字一换再换”,采访中,张晓峰透露,“我们一开始为他取名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,研制中发现创新比预期还多,团队为他又加了一个名字为‘创新X’,取其创新交叉、创新无极限之意。到后来,随着它的科学成果越来越多,这颗星又被赋予了更多的昵称。”
创新X首发星的科研成果丰硕,为后续 “航班式”搭载模式创造了良好开端。卫星发射一周年时,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张永合与“力箭一号”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杨毅强共同发布了“创新X”科学航班计划。
按计划,将来在力箭运载的每次发射任务中,都会为科学试验卫星预留专门舱位,提供灵活、便捷的入轨机会,以创新的模式,支持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。
科学航班将面向全球征集有在轨验证需求的新载荷、新产品,每年搭载4颗50kg级科学微纳星,2颗100kg级科学微小卫星,1颗600kg级科学试验卫星,为全球科学家、科研机构、大学、空间公司提供全链条搭载服务,帮助更多科学家、科技工作者实现航天梦。
“创新于我们而言,仿佛是刻在基因中的”,对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而言,创新X首发星绝非终点,创新X总指挥陈雯透露,创新X二号星项目已经启动。
张晓峰表示正规的安全配资公司,极端宇宙、时空涟漪、日地全景……还有更多的核心技术期待中国突破。团队将继续聚焦世界科技前沿,瞄准科学无人区,用创新颠覆以往,将智慧汇入科技强国的波浪,成为国家航天领域不可替代的战略科技力量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配资资讯专业网_无息资讯配资平台_联华证券咨询平台观点